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2020年第一、二季度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结项项目简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10:33 [来源]: [浏览次数]:

2020年第一季度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项目简介


                                                               青海湖流域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红线研究

吴成永

高原湖泊流域是一个综合生态地域系统,生态脆弱,集生态经济社会于一体。青海湖流域,属多民族聚居区,是青海省重点旅游区与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维系全省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但由于独特的盆地地形、高寒多大风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并致使河湖水力和生态联系降低,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影响流域内居民福祉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青海湖流域仅仅对湿地等生态系统进行了保护,未纳入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和生态敏感区。同时,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控模式是破碎化的、隔离式的保护模式,缺少生态廊道等的连通。另外,流域的特有种普氏原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其种群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基因交流困难等问题,亟需划定普氏原羚栖息地保护红线及其生态廊道。

该研究以学科交叉的视角,运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复合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科学相关理论,耦合了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安全格局,丰富与发展了湖泊流域科学中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同时,以高原典型湖泊流域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也是对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一次实践尝试。

绝大多数生态保护红线,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外,未来可考虑纳入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规划之中,使其得到更好地管护。

湖泊流域尺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相套合,生态廊道与未来国家划定的国家级生态廊道相套合,共同作为流域严格保护的生态用地,为国土空间规划和政府决策服务。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背景下

青海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许光中


面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对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当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重塑城乡关系,重构乡村社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乡村加速发展、协调城乡矛盾、达成城乡均衡发展目标的基本策略。

青海省的特点是国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山高谷深、海拔高、气候恶劣,造成城乡之间、农业区和牧业区之间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不均衡,各地区差距很大。青海省城乡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促进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应是:立足青海地区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向中期演进的过程的现实,从城乡发展的一般关系出发,发挥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对农牧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为抓手使城镇的技术、设备、人才与资金持续向乡村转移,产业向农牧区延伸,城镇以其技术、生产效率的优势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以其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吸引乡村居民改变生活方式,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以上的思路,本文从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城乡产业为根本,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前提,提高城乡社会融合能力;加快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和谐乡村人居环境;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抓手,稳定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为重点,围绕农牧业现代化构建新型的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重塑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就地城镇化推进乡村现代化;以完善市场机制为核心,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与土地流转,构建城乡新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乡村宅基地、土地制度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在努力吸引农民返乡创业的同时,积极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自由流动,吸引各种人员落户乡村,重塑人口结构合理、百业兴旺、地域文化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社会;以促进农牧业现代化为前提,积极培训农牧民,加快推进农牧民职业化,以农牧民职业化促进农牧民综合素质与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小城镇建设,完善镇区功能,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牧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乡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合理的社保制度确保城乡人口结构的稳定;加快西宁市、海东市等城市的发展和兰西城市群的建设,提升城市的辐射扩散能力,通过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导能力等政策建议。


青海地方音乐文献研究

                                         李国顺

《青海地方音乐文献研究》对近代青海创作歌曲音乐文献力求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叙述,从音乐文献的整理挖掘和保留存档为出发点,以青海近代地方歌曲创作音乐文献为落脚点,进行了多方位的音乐史学方法层面的梳理和论述。本课题研究使青海地方音乐史学研究更加深入化,在青海地方音乐文献研究中,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因成果专著《近代青海地方歌曲创作音乐文献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对青海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和传承也有一定意义,并得到青海师范大学图书基金出版计划立项,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将于2020年底前出版。

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 著名音乐家在近代青海之歌曲创作活动,搜集整理了王洛宾、王云阶、王海天等人在青海的音乐工作经历和显为人知的音乐史学事件。第二章,近代青海歌曲创作文献与演出团体,从报刊音乐文献、出版的歌曲集和音乐剧团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和展示。第三章,近代青海的歌曲创作及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学校歌曲演唱、部队军歌演唱和抗日歌曲传播三个方面。第四章,对王洛宾收集整理并改编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近代青海地方歌曲创作特点的个案调查。著作附录中辑录了近代青海歌曲创作有关的珍贵音乐文献资料。

成果著作以“近代青海地方歌曲创作音乐文献” 为研究对象,试图做到资料详实,文献确凿,以客观历史的叙述入手,立足于近代青海地方创作歌曲音乐文献保存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侧重于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本省音乐文献的实际应用。对近代青海地方创作歌曲音乐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成果的完成不论是对青海地方音乐文献研究还是对中国音乐文献的研究都将填补这一青海“地方音乐文献”研究领域的充实内容,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青海音乐历史文献的延续性研究奠定基础。

从现实性上看,体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导向;从学术层面上看,总结了青海音乐创作的优秀历史成果,并为今后我省地方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彰显了青海音乐文化的自信和潜力。


2020年第二季度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项目简介:

藏传佛教格鲁派思想历史及现状研究

华洛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藏族思想史文献遗产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也没有将藏族哲学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相对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思想哲学文献而言,藏族思想哲学文献遗产几乎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和选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理论方面的基础性综合研究。因此,藏族历代藏传佛教格鲁派思想重要文献资料的研究对藏族哲学的研究、藏族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以及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来说,都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这是其它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瞻性工作,关系到藏族古代哲学文献体系的阐释及藏族古代哲学地位的确立。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一,通过对藏族历代重要哲学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能够系统地整理和评述藏族思想哲学的发展线索,了解藏族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找到藏族古代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而深入认识和了解藏族在对待哲学、对待社会时所显示的思想观念和人文智慧,对于深化我国各民族哲学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二,藏族的哲学文献资料,大多散见于藏文记载下来的文史哲等各种文献资料里,其中有纯哲学文献,也有其他类型的哲学;有较为系统、完整的哲学文献,也有零散的哲学资料。对藏族思想哲学进行综合发掘和整理研究,有助于在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藏族思想发展脉络,并且能够认识藏族哲学的发展变化及哲学思想。第三,直到目前,对于藏族哲学的研究主要依靠少量已出版的藏文文集和哲学文献资料,这些成果大同小异,故历来对藏族哲学的研究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通过对哲学文献的思想发展史和理论体系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和研究,会重构藏族哲学体系已有的较为模糊的历史发展脉络,改写部分不和科学逻辑的学术定论,这对藏族哲学研究乃至中国哲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仍有大量重要的藏文哲学文献资料待发掘和整理出版,近年来一些寺院也相继发现哲学价值很高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将面临流失绝传的可能,需要及时对这些文献进行抢救、整理与保护。第五,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哲学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论阐释,对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进藏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主要以藏传佛教格鲁派思想历史及目前发展态势为核心研究内容,对格鲁派的宗教思想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思想史深度研究,还原格鲁派从15世纪形成以来的主要思想演变过程及发展历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格鲁派佛教思想源流、格鲁派的佛教思想内容、格鲁派思想史演变过程、格鲁派的当前生存状况等。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格鲁派思想历史及现状方面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格鲁派教派形成以来的思想类经典著作、思想发展史、当代演变趋势等没有进行完整、系统的学术阐释。相对于中国汉传佛教及儒教、道教等教的思想史及现状的研究而言,藏传佛教格鲁派思想历史及现状很少有人问津,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基础性理论综合研究。

本课题将格鲁派思想历史与现状置于历史范围内进行考证研究,梳理格鲁派的思想历史形成和演变过程,突出格鲁派思想历史的横向发展情况及纵向传播情况。从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与社会意识的高度统一去剖析佛学思想家们思想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深度解释格鲁派思想的发展历史。把格鲁派思想视为是具体学术背景下的产物来进行梳理,找出格鲁派学术思想史的基本传承过程和学术源流。对当今藏区格鲁派宗教思想及民众思想观念做一个较为深度的社会调查,并尽量收集一些境外藏族聚居区信教群众的思想状况及信仰程度情况,全面评估格鲁派宗教思想在当代的发展演变趋势。将思想史与社会史进行有力结合,把思想史发展放在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来审视。

格鲁派宗教思想是藏传佛教最终定型时期的最高理论总结,是整个藏传佛教的高度理论概括,尤其在其形成演变过程中,始终以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居高不下,成为藏族最主要和影响最深的宗教思想。格鲁派思想在后期完备的寺院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产出众多佛教名家,而这些名家撰写了数量可观而理论深度极高的佛学著作,一次次地使藏传佛教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同时,还与藏族(包括蒙古族)社会之间进行有力结合,对藏民族的日常生活及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至今仍影响广泛。这样,格鲁派思想既成为历史上藏民族的大众思想基石,又变为当今藏区“处处逼人”的宗教势力,基本成为左右藏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宗教思想观念。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背景下青海省城乡融合

发展的路径探析

许光中

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了快速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西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制约,无论从物化层面上的人口集中、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还是城镇意识、文化、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等软件方面的城镇化都严重滞后于中国整体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尚未形成成熟的具有西北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及发展战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西北地区的小城镇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通过积极推进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寻求适合西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不同路径与发展模式,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尤其是推进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以西北地区小城镇在西北区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研究对象,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和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形势为条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机遇,探讨西北地区如何借助这些新条件和机遇,通过推动小城镇建设来完善城镇化布局与优化空间结构,构建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特色产业、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来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强化县域经济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研究目标。


青海刺绣艺术数字典藏资源库建设

张效娟

在青海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璀璨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青海刺绣艺术就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富含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的重要文化内涵和价值。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经济社会的急剧变迁,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青海刺绣艺术也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面临着日渐衰弱的严峻形势。如:代表性产地已经萎缩得十分微小;传承艺人寥寥无几,且大多后继无人;许多刺绣的精湛技艺已少有人掌握,一些刺绣作品的内涵也已经少有人能理解;古老文化遭遇“现代化陷阱”,在旅游产业驱动下,有的传统刺绣产地甚至出现了机械化“粗制滥造”代替传统手工技艺的现象,“非遗”的“原生态性”正在遭受破坏。可以说,青海的刺绣艺术渐渐成为正在消失的遗产。由于刺绣艺术多是以传承人“口传身授”的形式传承,随着传承人的离世,与之相关的刺绣艺术技艺也将随之消亡。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刺绣艺术进行全方位保护、传承、开发与应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项目以土族盘绣、湟中堆绣、河湟刺绣、热贡堆绣、贵南藏绣、海西蒙古族刺绣和撒拉族刺绣等七种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各类刺绣的民间美术物质载体进行高保真采集,完成了对代表性传承人记忆和刺绣作品价值研究,建设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多种数据形式的数字典藏资源库,形成支持永久性保存、智能查询、展示和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性共享平台,为刺绣艺术的传承学习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项目完成的青海刺绣艺术数字典藏资源库是青海最大的刺绣“数字博物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档案价值、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既可以更好地对青海刺绣艺术进行存储式保护和抢救性保护,也可以为青海刺绣艺术搭建起宣传、展示平台,还可以促进青海刺绣(以下简称:“青绣”)产业发展,必将对青海刺绣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濒危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马福祥

撒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甘肃两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撒拉族形成了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由于撒拉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撒拉族很多传统文化都是依赖口授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撒拉族居住区人口的流动、撒拉族人观念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娱乐媒体的普及,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原汁原味的非遗正在急剧消失,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因此对撒拉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且急迫的研究问题。

传统的对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还仅仅停留在采访、拍照、收藏物品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保护效果欠佳,因此保护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求,特别是对撒拉族这样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应得到重视并寻找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而非物质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是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选方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在信息时代濒危撒拉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为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经验,提供良好的示范。

本课题历经四年时间,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课题组完成了《濒危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研究报告》,完成了濒危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完成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申请并获批了一项《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软件著作权。

课题组开发完成的“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既可以作为资源的展示平台,也可以作为研究者研究素材的下载平台,还可以作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应用价值。

课题组完成了《濒危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报告》。该报告介绍了撒拉族的非遗的保护现状与具体内容,制定了撒拉族非遗的数字化采集与加工标准,分析了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建设过程,对撒拉族非遗的变迁规律及保护与传承对策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该报告可以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以为国内相关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2020年第二季度省级社科基金结项项目简介:


青海省科技金融的“新供给”模式研究

赵李曼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项目结合青海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创新能力,从供给角度探究青海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包括制度供给、市场供给及科技金融配套设施供给等,以期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发展。一是从政府层面,青海省现阶段的科技金融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包括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动政策性担保体系及科技创新风险分担体制建设等,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二是从市场层面,通过创新科技金融的供给方式与途径,如建立多次层资本市场、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构建有效的科技金融市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从综合服务平台层面,针对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应建立科技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以更好地推动青海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生态文明视域下青海省旅游-资源—经济-环境

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薛华菊

生态文明代表人类发展的最高文明阶段,代表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之后更高的发展水平的文明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旅游—资源—经济—环境系统(以下简称TREE系统)发展的非协调性越来越明显。旅游发展方式直接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相关,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文化传播传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影响深刻。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对TREE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做定量的评价,掌握内部发展规律,对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藏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也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而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经济及旅游系统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关乎全球、全国的生态安全与气候变化。十八大以来,青海更加突出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青海省“一优两高”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青海省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主要抓手。基于此,项目选择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关系紧密的旅游系统、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为代表,构建旅游—资源—经济—环境(以下简称TREE)系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判TREE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及阶段,剖析青海省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长板与短板,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践指导。本项目以复杂系统论为基础理论,基于多系统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开拓目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视野,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深度;以青海省为研究案例地,揭示目的地复杂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加深生态文明研究的精度;构建生态文明复杂系统耦合的测度模型,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该研究成果揭示了生态文明复杂系统要素贡献度及发展中的“长板”与“短板”,为目的地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提出生态文明复杂系统要素优化的策略建议,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发展。



西宁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研究

李美华

本研究旨在调查西宁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研究结果,对老年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提出预防性建议,提出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的方法和策略。

目前我国多以内地老年人为研究主体,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很少有涉及到经济不发达、高原环境下的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本研究探究西宁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主观幸福感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为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理论提供实证基础

这一研究课题与我国社会老龄化吻合,《“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阐明,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本课题有利于了解当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及主观幸福感程度,能够为生活在高原地区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社会服务、心理疏导等提供基础与借鉴,对健全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提供实践基础。